您的位置:首页 > 滚动 >

《煤炭战争》:150年来,人类和煤炭的魔鬼交易

2023-07-27 17:44:16    来源:北京日报

长期以来,人类和煤炭达成了魔鬼交易;

而现在,这笔交易的代价日益显现

“煤炭战争”的成败关乎人类生存


【资料图】

《煤炭战争》 理查德·马丁 著 张乐 郭佳 徐靖惠 译 中央编译出版社

公元前约300年,古希腊学者泰奥弗拉斯托在《石史》中记载了煤炭的性质和产地,2000年前的古罗马时代,人们也开始将煤用作热源,而中国却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利用煤炭的国家

1973年,我国辽宁省沈阳市北陵附近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新乐遗址”。当时就发现了“精煤”工艺制品,数量非常多。要知道新乐遗址,距今已经有7200多年的历史了。这就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使用煤的国家,这是历史的鉴证,更是确凿的证据。

和所有不可再生资源一样,煤炭的储量也在不断下降,尽管目前全球煤炭储藏量达到了1万亿吨,但能源危机仍是令各国十分困扰的问题。我国也针对煤炭资源开发和环境影响等方面出台了许多政策。

燃煤发电带来的光明冲破了黑暗,给千家万户带来温暖,150年来,我们和煤炭达成了魔鬼交易;而现在,这笔交易的代价如约而至……

18世纪晚期,煤炭成为一种热源。之后,蒸汽动力为人类带来了数不胜数的好处。有了煤炭,才有了工业革命。煤炭为船只提供动力,有了动力,19世纪才会出现一个又一个帝国。

如今,在发达国家,绝大多数人已看不到煤矿、运煤火车,以及散发着刺鼻气味的发电厂。当人们摁下照明开关,或把插头插入笔记本电脑时,很少有人关注日常所用的电来自哪里。没有燃煤带来的廉价能源,很难想象我们这个现代化的科技社会会诞生。

但是,如果不能摆脱对煤炭的依赖,现代科技社会也就无法继续存在。为减少灾害性的气候变化,我们必须设法采用比煤炭污染程度低得多的能源为城市提供动力,而且,在未来几十年中就得做到这一点。有位气候学家曾说过,如果不能在20年内大幅减少煤炭消费,“一切都完了”。

换句话说,不管我们在多少户人家的屋顶上安装太阳能面板,修建多少座风力发电场,出售多少辆电动车,只要我们不关停“大煤炭”产业,我们就会输掉抗击全球变暖这场战争。这本书讲的就是这场斗争。

本书不涉及政治,也不针对煤炭的种种弊端展开讨论。它只客观叙述开采和使用煤炭的前沿地带发生的事情。书中记述了作者的一段又一段旅程。在这些旅程中,作者走遍阿巴拉契亚,横穿怀俄明州的粉河盆地,深入中国的山西省,到过科罗拉多州的扬帕河谷,以及俄亥俄州南部。通过作者的所见所感、调查研究,明确了一点:要么停用煤炭,要么毁于煤炭。

作者尽可能避免使用战争隐喻,因为这类隐喻很容易言过其实,影响人们认识真正的战争所带来的种种恐怖。但是,显而易见,这本书是个例外。因为针对煤炭的未来所做的斗争是实实在在发生的,这场斗争关乎煤炭帝国,就如同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毁灭了无数人的财产。

煤炭战争的成败关乎我们的生存。这里所说的生存,可能并不是指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存活,而是指居住在依靠使用廉价且肮脏的能源而形成的不同社会和经济体中的人的生存。战斗双方一目了然,一方是竭尽全力关停煤炭业的人,另一方则是奋力维护这个行业的人,以及一大批津津有味观看这场斗争的旁观者。最终,所有活着的人及其子孙后代都将卷入这场战争。

同历史上许多战争一样,这场战争也以帝国为特征,但煤炭帝国既没有首都,也没有皇帝,有的是一大批在自己的地盘上发号施令的地主。煤炭帝国的触角伸向世界各地,在性质上是扩张的,在政治上是反动的。支撑它的,是巨大的财富和大批廉价劳动力。就像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和中国历史上各个封建朝代一样,煤炭帝国也有着不惜一切代价自我维持的冲动。在这种冲动的作用下,虽每每走向寿终正寝,却总能回光返照继续存在,最后才不可逆转地走向败落。未来某一天,历史学家终将通过梳理文献,找到并准确指出煤炭帝国到达巅峰及其开始衰亡的时刻。

煤炭战争已经造成了实质性的伤害。2011年,在蒙古国,一位名叫梅尔根的牧羊人在试图阻挡一辆运煤卡车开进本国一座巨大的煤矿时遇害。此外,每年有成千上万人在煤矿事故中丧命,或死于黑肺病和慢阻肺,或死于煤炭业造成的严重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相当多的人因全球变暖而失去或即将失去家园和生计。

希望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人类可以更好地处理烧煤对空气和环境造成的污染,让煤炭发挥更大的价值。

(作者为中央编译出版社编辑中心副主任)

流程编辑:u060

关键词:

相关阅读

精彩放送